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
【科技日报】伴着防震减灾技术前行——汶川地震10年来科技进步回眸

时间:2018-05-11   文章编辑:科技日报记者 盛 利   文本大小:【 |  | 】  【打印

  本报记者 盛 利

  在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,回望那场山河变色的灾难,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,应对重大灾难的宝贵经验,正让我们成长、自强。9日,记者走访了部分科研单位探寻我国防震减灾科学技术前进的脚步。

  地震预警系统是通过在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,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,在地震发生后地震波造成破坏前,提前为用户发出地震预警警报的技术。2008年汶川地震后,出生于四川达州、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理论物理博士后学习、研究的王暾,带着从亲友处筹集的300万元资金,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系统。

  如今10年过去了,已是专家的王暾,率领的来自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、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团队,在我国建成了220万平方公里的地震预警监测网,使我国成为继日本、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。目前,其地震预警技术已服务全国31个省市区,通过广播、电视、手机、专用接收终端等途径预警40次破坏性地震,无一误报。

  5月9日成都高新区在辖区内60个社区启动地震预警广播,通过安装在社区的“大喇叭”、写字楼自有的消防广播等,成都高新区80%的社区居民将收到地震预警信息。“10年前,我作为社区干部仅能用极少的防震减灾手段和经验,带领居民避险救灾。10年后,我们有了地震预警技术,通过不断科普宣传,防震减灾工作也更有底气。”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办府河社区党委书记翁菁说。

  10年前,泥石流、堰塞湖、山体滑坡等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,让抢险救灾工作令人情牵。面对当时灾区内256个堰塞湖,在抢险救灾力量有限、余震频发的情况下,哪些有高风险次生灾害、哪些短时间较为安全?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崔鹏院士带领团队,创新地提出一系列快速评价判断堰塞湖危害的应急评价方法,仅5天就判定出17个风险较大区域,其中就包括后来备受关注的唐家山堰塞湖。

  10年后,崔鹏已带领团队完成诸多山地灾害科研项目,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警有望精准到每分、每秒、每栋房屋。“新技术改变了过去山洪泥石流灾害,主要依靠经验对指标设定权重值的方法,创新性地提出‘基于运动—侵蚀耦合模型的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’,依靠动力学模拟,将危险性从经验法的定性评价转变到动力过程数值模拟的定量评估。”崔鹏说,通过掌握这种“数字化”的灾害形成机理和演进过程,实现灾害链的定量分析,将为灾害综合风险评估迈出一大步。

  10年前,灾区桥梁隧道的大量坍塌,曾让救援队伍处处受限。如今,地震后建设的四川境内首条高铁成都至都江堰快速铁路,已历经雅安、九寨沟等多次地震考验,平稳快速地行驶在地震频发的四川大地。中铁八局原成都至都江堰快速铁路总工程师李忠升说,作为四川灾后重建的第一个铁路项目,该铁路首次采用了自主创新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,国内首创自密式混凝土灌注,不仅强化抗震能力,还优化了施工程序节省了建设成本,“除去各种技术上的防震减灾能力提升,仅在高铁桥梁上每隔3公里设立应急疏散梯的新方案,也正是从该条铁路起延续至今。”

  10年前,面对灾区一线突然涌现大量伤者,如何高效、快速、科学地开展救治,让医务工作者争分夺秒。10年后,在科技部汶川地震后紧急设立的地震应急项目“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地震应急项目”支持下,我国已首次提出了《挤压综合症患者康复治疗指南》,并制定出各类地震伤救治规范和灾后心理疏导方案,使我国地震伤残康复研究、地震伤情规律分析、震后流行病研究,及心理干预的灾后应急治疗模式更加科学规范,神经运动系统、脊椎损伤等多种重大伤害综合治疗手段更为丰富。

  (科技日报成都5月9日电)

    (原载于《科技日报》2018年05月10日第三版 综合新闻

 

版权所有:中国科学院、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:610299 | 联系我们 旧版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