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工作动态
工作动态

第二届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

时间:2025-10-23   文章编辑:中巴中心   文本大小:【 |  | 】  【打印

    10月19日至20日,第二届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。会议围绕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,并特别关注新兴灾害风险问题。

    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、ANSO秘书长刘卫东,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二级巡视员王强,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(UNDRR)全球风险分析和报告部门负责人Jenty Kirsch-Wood,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(IAHR)主席Philippe Gourbesville,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(IAEG)主席Vasileios Marinos,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教育处处长张淞云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Shahbaz Khan出席开幕式并致辞。成都山地所纪委书记周鹏浩及中巴中心理事单位代表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席代表、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(IRDR)代表出席了会议。开幕式由成都山地所研究员、中巴中心主任苏立君主持。

    大会特邀Philippe Gourbesville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、Vasileios Marinos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、Jenty Kirsch-Wood、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梁秋华、欧洲科学院院士lsmail-Zadeh Alik、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能力建设委员会主席Martin Manuhwa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Gretchen Kalonji等作了大会特邀主旨演讲,围绕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、城市安全风险、水资源管理、韧性创造价值与工程韧性、减灾国际合作与风险管理等主题分享了研究进展及前沿动态,进一步强调了增强社会韧性在应对全球变化与灾害风险中的重要性。梁秋华、lsmail-Zadeh Alik、巴基斯坦地理协会主席Atta ur Rahman、Philippe Gourbesville共同主持了主旨演讲环节。

    通过会议研讨,中外专家进一步认识到了加快落实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》和《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》的紧迫性,并在多方面达成了共识。会议呼吁在气候变化和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,进一步加强对系统性与复杂性灾害风险的研究与认知,鼓励运用新兴科技手段为降低灾害风险提供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,并期望继续深化国际合作与拓展伙伴关系,共同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全球性挑战。

    大会共设置12个分论坛和1个研究生分论坛进行交流研讨,并启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山地灾害风险防控教席,发布了山地灾害风险精细监测预报预警平台、《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》、数字中巴经济走廊平台、《中巴经济走廊自然资源与绿色发展图集》等四项代表性科技成果。

    会议还邀请巴基斯坦科学院前院长、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Mohammad Qasim Jan,联合国开发署全球风险辨识项目负责人Carlos A. Villacís,国际知名的资深气候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专家颜建平,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地质水文灾害防治研究所前所长Alessandro Pasuto,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(GFZ)Jens M. Turowski,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科学计划(IRDR)执行主任杨赛霓,经济合作组织科学基金会主席Seyed Komail Tayebi,世界科学理事会高级科学官Anne-Sophie Stevance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新兴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举行了主题论坛。苏立君、余勇、汪发武分别主持了教席启动、成果发布及主题论坛。

    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中国-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、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山地灾害风险防控教席、巴基斯坦国家灾害管理局、巴基斯坦真纳大学共同主办,是2023年10月在伊斯兰堡举行的第一届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国际研讨会的延续,吸引了来自中国、希腊、美国、德国、英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加拿大、墨西哥、巴基斯坦、土耳其、伊朗、新西兰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肯尼亚、乌干达、格鲁吉亚、津巴布韦、尼泊尔等国家4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。

开幕式现场

开幕式及嘉宾致辞
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山地灾害风险防控教席启动

大会主旨报告

圆桌论坛

会议现场

版权所有:中国科学院、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:610213 |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