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工作动态
工作动态

成都山地所举办2020公众科学日(线上)活动

时间:2020-05-25   文章编辑:科普与基地处   文本大小:【 |  | 】  【打印

  523日至24日,中国科学院第十六届公众科学日成都山地所专场活动(线上)成功举行。活动由科学公开课、科技影音厅、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等多个版块构成,全部采取线上活动形式,向公众展示我所近年来重大科技创新成果,描绘科技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景,激发公众,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。公众只需登陆网页,即可畅游科学乐园。 

  在科学公开课中,我所三位科普达人为社会公众献上了一场别具风味的科学大餐。谭荣志主讲的《九寨沟景区内降“泥龙”》,介绍了九寨沟风景区泥石流灾害的成因,泥石流对景区梦幻水世界的破坏,风景区内泥石流防治的方法和特点,以及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成效。刘琛主讲的《无处不在的抗生素》,梳理了抗生素的基本使用情况、环境污染现状、耐药性传播及国家抗生素管控等方面的内容,呼吁公众在全球抗生素耐药危机的背景下,提高对抗生素污染状况及生态环境效应的认识和了解,以促力形成“使用抗生素人人有责”的公众意识。博士生田欣主讲的《土壤:地球的皮肤》,介绍了土壤的组成、形成与发育过程,土壤的物理、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土壤的功能和保护等,用生动活泼的语言,为大家揭示地球皮肤的科学秘密。 

  在科技影音厅部分,我所展示了两个视频,分别为科学家风采主题视频《问诊天路的山地人》和防灾减灾主题视频《汶川地震十周年》。《问诊天路的山地人》介绍了游勇和他的团队给誉为“最难天路”的川藏铁路沿线的山地灾害查“病情”、推“病因”、开“药方”,展示了成都山地所的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们诠释无愧于国家、无愧于人民的精神坚守与奋勇担当,为我国的山地灾害防治提供科技支撑。《汶川地震十周年》回顾了2008512日当天四川汶川遭遇的巨大灾难,介绍了我所在抗震救灾中开展的工作,最后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。 

  在公众科学日活动期间,我们还通过山地科普微信公众号开展了有奖答题活动,共有两百多人参与了答题互动。 

  此外,在523日进行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2020年云上公众科学日启动仪式上,我所杜小林、胡颖荣获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学传播先进个人称号。 

  公众科学日是由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。本届公众科学日以云游中科院 畅想新生活为主题,为期两天,全部采取线上形式,以弘扬科学精神、传播科学思想、倡导科学方法,普及科学知识,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,助力全面抗疫工作大局。成都山地所充分发挥山地科普资源优势,积极参与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,让社会公众了解山地科学进展,体验山地科学魅力,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山地科学的热爱和对科技创新的热情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让科学走进公众,让公众爱上科学”。

版权所有:中国科学院、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:610299 | 联系我们